找到相关内容213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法显与秦地佛教之关系

    “秦土”只能是说前秦和后秦,因为地处北方,多牛羊而干燥寒冷,被服多用毡褐,而南方温暖湿润,多用丝绵。“其国当葱岭已前,草木果实皆异,唯竹及安石留、甘蔗三物,与汉地同耳”,这里的“汉地”,乃统称中土而言。因为所述三种植物因气候温度的原因,竹与甘蔗盛产于南方,而石榴则产于北方,若用“秦土”则秦地不产甘蔗,竹子也少;若用“晋地”(按,当时的东晋偏处南方),则“晋地”不产石榴。所以用“汉地”的概念十分恰当...

    王亚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0779107.html
  • 南印度佛教艺术的图像学特色

    ,由于在石窟内部,因而规模上也不大。本研究所讨论的stupa不触及支提窟内的stupa,而是以户外的建物为主。   5根据学者研究Nagarjunakonda 的历史,从存世的碑铭记载,显示甘蔗王朝(Iksvaku Dynasty)有四个国王统治Nagarjunakonda 达75年。由于缺乏现存的证据,甘蔗王朝的各个君主统治Nagarjunakonda真正的年代在各学者之间仍有争议,但较一致的达...

    陈莉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1746116.html
  • 地皎法师:我与地藏菩萨之因缘(1)

    甘蔗,其中有一些人因为牙齿不好,啃不动甘蔗的节,地皎看在眼里,觉得很可惜,于是拿起菜刀,将长长的甘蔗斩成一段一段,将又脆又甜的节间供养同学,自己吃剩余的甘蔗节。同学们不禁问我为何专捡粗硬的甘蔗节来吃,我为了不让同学尴尬,于是不落痕迹地回答:「因为我喜欢吃甘蔗的节。」  修行若能如此微细用心,就能处处观照一切的细行。  ◎善知识  当我内心萌起出家修行的念头,到完成三步一拜行脚的这段过程中,随顺著...

    地皎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052679.html
  • 多宝讲寺答:敏公上师讲解酒戒的内容

    有穀酒、華酒、果酒。穀酒,米、麥、稻,能做酒了;華酒,就是一些華,松華、菊華之類,這些,可以釀酒的;果酒,是葡萄酒、甘蔗酒,各式各樣的,我們也不太內行。總之,酒是有那麼多種:糧食能做酒,華能做酒,水果...

    多宝讲寺

    酒戒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020210921.html
  • 关于健康饮食的十八个经典谎言

    过土豆烧牛肉的人都知道,土豆的吸油力是很强的。  17、红糖比白糖更有益  红糖和白糖都是由甘蔗或甜菜提取出来的,红糖的制作工艺较白糖稍微简单一些,其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纤维素也较多,而且释放能量较快,...

    君合

    |健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3/13370237342.html
  • 发扬佛性平等的和平美德

    伯圆长老   发扬佛性平等的和平美德  《南洋佛教/5》30.09.1969  在二千五百年前,恒河流域虽说是古文化最高的地方,但人类的文明尚未达到黎明的时代,自然只有强权才有生存的权利。当时群雄割据,有若春秋战国的五霸七雄,把一个印度分成十六国之多。其中有个迦 罗卫国,其文化继承甘蔗王朝的後裔,传说是亚利安民族的移殖。由於一族的迁移,择地而居,年长月久的沿途渐进,其生活寄托於自然,获为粮...

    伯圆长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5149154.html
  • 鉴真东渡:对日本文化的贡献

    据传直到江户时代(1603—1867年),日本药袋上还印有鉴真的肖像,可见其影响之深,   据载鉴真赴日时带去大量的甘蔗和蔗糖,正仓院中收藏过唐代时传人的蔗糖。有人认为鉴真赴日后可能把榨糖技术传授给日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2851184.html
  • 佛祖成道树与佛教文化植物

    同样具有一定功能的还有柏枝、松枝等常绿植物。  芭蕉与甘蔗。在云南南传佛教地区德宏州,赕佛要选四棵芭蕉树竖放在神坛四角,升和尚等活动也要竖芭蕉杆与甘蔗。其佛教文化内涵是用芭蕉来比喻虚幻不实的实物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十“诸比丘,譬如明日士夫,求坚固材,执持利斧,人于山林,见大芭蕉树,佣直长大,即伐其根,斩截其锋,叶叶次剥,都无坚实。谛观思维分别时,无所有、无牢、无实。”用甘蔗比喻永不衰颓的佛法。前者有...

    清 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35655441.html
  • 《百喻经》简介

    喻,共九十八喻。以百喻为名,当系举其大数而言。再归纳各喻的意趣,可为三类:  一、其中对治烦恼的,有十种:(一)对治贪的,有第十六灌甘蔗喻、第十七债半钱喻等七喻,(二)对治嗔的,有第十三说人喜嗔喻、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1764221.html
  • 敦煌学 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

    3303号)。这个残卷只有9行字,里面讲到印度甘蔗的种类以及造糖的方法。过去虽然有人注意到了,但没有加以探讨。其实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文献,它透露了中印在科学技术方面交流的一个侧面。   “世界上历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174850.html